“孩子要中考了,这几天应该怎么吃?”
在社交平台上,不少家长们因孩子在考试期间如何安排饮食伤透了脑筋,从研究“状元食谱”、模仿“考前必胜料理”再到朋友圈里疯狂转发“中考定制食单”。为了让孩子以最佳状态迎考,餐桌上鸡鸭鱼肉、中药膳轮番上场……甚至有家长发帖吐槽,用了网上推荐的“十全大补汤”,结果儿子被补得流鼻血,不得不去医院就诊。
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叶艳彬主任医师告诉39深呼吸,备考期间,不少考生家长会“突击”给孩子补充营养,非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,还影响了孩子的饮食规律和精神状态,甚至严重的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“我们最常给的建议是考生当天不要吃过饱,以免血液集中在胃部,影响大脑供氧。”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廖荣鑫主任说,他也常常遇到有考生家长来询问是否有“健脑配方”有助于考生超水平发挥。“其实备考期间不宜改变饮食习惯,医生反而会告诉家长切忌食用新食材或以往有过不良反应的食材,避免肠胃不适、过敏等意外状况发生,保持日常的均衡营养即可。”
展开剩余86%◎ 中考如何饮食引发大家讨论。/ 图:小红书截图
掌握考前冲刺饮食黄金法则
据温州日报报道,日前15岁的小王因身体严重不适来到温医大附二院就诊,医生发现,他的上肢、脖子、身上、脸上有大片红斑,嘴唇快要变成腊肠嘴。急诊医生金灿诊断小王是出现了严重过敏,赶紧对他采取吸氧、开放静脉通路、血化验、抗过敏治疗等治疗措施。
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小王过敏呢?医生询问病史时,小王说:“我吃了妈妈做的甲鱼炖花胶,我妈说这甲鱼是野生的呢,大补。”原来,小王妈妈看着孩子即将中考,决定这些天给他好好补一补,就给他做了甲鱼炖花胶,结果好心办坏事,孩子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。
随着中高考的临近,合理的饮食安排不仅能为考生提供必需的营养,确实还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考试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叶艳彬主任医师特意和39深呼吸分享一些考前冲刺饮食的黄金法则。
法则一:安全至上,彻底摒弃“危险食物”
在备考阶段,许多考生会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,如“押题班”、“考前冲刺班”等。下课后,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往往难以抵挡路边小食摊的诱惑。然而,考前的高度精神紧张已经影响了胃肠道功能的正常节律。如果此时进食生冷食物、不常吃或易致敏的食物(如海鲜、热带水果等)、高油高糖辛辣食物(如炸物、烧烤、甜点饮料等)以及过量的豆类、薯类和粗粮,极易加重消化负担,导致胀气、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,从而严重影响考前状态和集中力。
◎ 营养科专家建议,最后冲刺阶段饮食核心理念就是“不出错”。/ 图:123rf
法则二:避免冲刺“大补”,规律均衡饮食更佳
为什么不能突然“大补”呢?因为不常吃的补品或食物,以及大剂量的营养补充剂需要一段时间让身体适应。如果在考前一周突然改变饮食习惯,可能会引起上火、失眠、心悸甚至过敏等不良反应。同时,突然摄入大量陌生食物或改变饮食结构,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,引发腹胀、腹泻等“水土不服”症状,风险极高。
因此,建议考前饮食应保持三餐按时定量、规律进食、均衡膳食,但可以适当增加饮食量或加餐。充足的热量、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有助于维持机体营养需求,使学子们思维敏捷,同时增强身体免疫力,减少考试期间生病的风险。
具体来说,三餐应包括主食、优质蛋白和适量的蔬菜/水果。
主食方面,应以适量易消化的精粮(如米饭、面条、面包等)搭配少量粗粮,为大脑稳定提供能量;
优质蛋白方面,优选鸡蛋、鱼、去皮鸡肉、瘦肉、豆腐、牛奶/无糖酸奶等适量无糖低脂优质蛋白,并以蒸、炖、清炒等清淡烹饪方式为佳,避免消化不良;
蔬菜方面,选择熟悉的、低风险的蔬菜,如生菜、西兰花、番茄、冬瓜、胡萝卜等,并确保彻底烹饪熟透,暂时避免凉拌、生食;
水果方面,应作为加餐食用,且每日不超过200克,选择温和、常吃的水果,如苹果、香蕉、梨、桃子、葡萄等,避免易上火或易致敏的热带水果,如荔枝、龙眼、芒果、菠萝、榴莲等。
法则三:正确饮水,确保充足
随着盛夏的到来,气温和湿度逐渐升高,充足而正确的饮水对于避免中暑、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至关重要。
为了避免缺水导致的疲劳和注意力下降,建议选择温白开水,少量多次饮用,保证每天1.5-2升的饮水量。但应避免饮用高糖饮品、浓茶、咖啡、功能饮料和冰水,因为这些可能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、犯困、心悸、失眠、胃肠道不适等症状。
推荐适量饮用淡柠檬水、绿豆汤(少糖或无糖)、常温牛奶/无糖酸奶,以解暑、补充电解质和蛋白质。
法则四:适量的营养补充剂
备考期间,考生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,许多家长可能会盲目听信各种“补脑”保健品的宣传。然而,这些保健品往往成分复杂且功效不确切,甚至可能存在不可预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,因此并不建议考前使用。
如果希望使用营养补充剂,建议按照国家推荐剂量使用复合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C、钙、镁,有助于缓解压力、加强免疫力、改善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。
此外,适量补充高纯度鱼油也有助于改善记忆力、抗炎、辅助保护肝脏等。
食疗缓解考生压力,广东靓汤学着做
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廖荣鑫主任介绍,中医讲究“药食同源”,强调根据季节、体质和身体状态选择食材,通过饮食调理身体阴阳平衡,增强正气。
中考期间正值夏季,天气炎热,广东气候更兼湿热,考生易出现记忆减退、脾胃虚弱、心烦失眠等各种问题,中医饮食调理可从补脑益智、健脾和胃、安神助眠等方面入手,通过食材搭配改善身体状态。
1.补脑益智:增强记忆力与思维活力
核心原则:以“补肾填精、养心健脑”为主,中医认为“肾主骨生髓,脑为髓之海”,肾精充足则脑力充沛。
推荐食材与吃法:
核桃+芝麻:核桃补肾固精、补脑益智,芝麻滋补肝肾,可制作核桃芝麻糊(核桃10g+芝麻5g+小米煮糊)。
2.健脾和胃:保障营养吸收
核心原则:脾胃为“后天之本”,消化功能差易导致疲劳、食欲不振,需以“健脾化湿、轻清饮食”为主。
推荐食材与吃法
山药小米粥:小米健脾胃,可加入山药煮成粥,早餐食用易消化。
茯苓+芡实:茯苓15g+芡实10g煮水代茶,或磨粉加入面食中,改善脾虚便溏。
3.安神助眠:缓解焦虑与失眠
核心原则:中医认为“心主神明”,压力大易致心火亢盛,需“养心安神、滋阴润燥”。
推荐食材与吃法
百合+莲子:鲜百合100g+莲子20g煮粥,或与银耳、冰糖炖成甜汤,清心火、助睡眠。
酸枣仁茶:酸枣仁15g捣碎煮水,代茶饮用(适合失眠多梦,脾胃虚寒者需搭配红枣)。
◎ 广东人喜欢煲汤来调理身体。/ 图:全景视觉
广东特色养生煲汤推荐
广东气候潮湿,本地人讲究“药食同源”,煲汤既能适当滋补调理,又不会过于燥热,适合考生日常饮食,具体推荐如下:
① 补脑益智:天麻益智鱼头汤
材料:鲢鱼头1个、天麻10g、益智仁15g、枸杞10g、生姜3片
功效:天麻改善脑供血,益智仁补肾健脑,适合用脑过度的考生。
② 健脾和胃:五指毛桃竹丝鸡汤
材料:竹丝鸡半只、五指毛桃15g、黄芪10g、红枣5颗
功效:五指毛桃健脾,黄芪补气,红枣补血,适合熬夜复习后恢复精力。
③安神助眠:莲子百合瘦肉汤
材料:猪瘦肉200g、莲子15g、百合10g、酸枣仁10g(打碎)
功效:莲子养心,百合润肺,酸枣仁安神,适合考前焦虑、睡眠差的考生。
专家最后提醒,其实家长们在给考生准备中考食谱时,核心的理念就是“不出错”!有时候,越是刻意地给考生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,越容易让考生感受到无形的压力。保持平常心,像往常一样自然地陪伴考生,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,比什么都重要。
总之,选择新鲜、可靠的食材,确保食物彻底煮熟,坚持安全、熟悉、均衡、规律、清淡的膳食原则,让身体和大脑在熟悉、舒适的状态下迎接挑战。
作者|王慧明
排版|深深
通讯员|张灿城、朱钦文、李旸、赵鹏
封面|全景视觉
首图|123rf
发布于:陕西省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